近年來,谷城縣冷集鎮將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堅持以基層自治為基礎的工作思路,通過基層自治“四式”,全面提升基層自治工作水平,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開創新格局。
鏈條式管理,壓實自治責任。此次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網格化管理,將一個個村(社區)打造成為嚴密、安全的“抗疫堡壘”。該鎮認真總結此次疫情防控經驗,不斷充實網格員隊伍,實行“村干部包組+組長、無職黨員、志愿者包戶”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定人、定責、定崗,建立健全網格化治理體系,實現了網格化管理責任、區域的無縫對接。
草根式規則,激發自治活力。村規民約是約束群眾的有效手段,為讓村規民約滋潤鄉村,在村里立得住、行得通,各村(社區)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收集意見建議,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認可“紅白喜事、人居環境整治、鄰里關系”等問題的提議納入村規民約;通過制定村規民約,讓村民生活、村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目前39個村(社區)均制定了村規民約并得到了有效落實。
全景式公開,和諧自治環境!八淖h兩公開”是實現黨的領導、發揚民主和依法辦事有機統一的重要抓手,該鎮將“四議兩公開”列入考核內容,堅持一季度一檢查、一季度一通報,做到公開方式“零距離”、公開內容“零盲區”,進一步促進村(社區)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倒逼村(社區)干部嚴格規范履職,進而拆除了干群“隔心墻”,促進了干群關系融洽和諧。
共贏式經濟,提升自治熱情。該鎮始終把“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助力基層社會自治的經濟基礎。各村(社區)通過“村+合作社+村民”抱團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模式,實現了多方共贏的良好發展局面;村民通過“入股分紅+流轉土地+務工勞作”等形式,既增強了群眾對村支“兩委”信任度,又實現了經濟收益;群眾紛紛自覺服從村(社區)管理,自覺摒棄了不良嗜好,逐漸形成了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及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碓矗汗瘸强h冷集鎮 通訊員:蔣虎 編輯:鄒若君 審核: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