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谷城縣委緊緊圍繞中央關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精神要求,按照市委的決策部署,充分運用加強黨的建設推動各項工作這一重要法寶,以黨建引領凝聚強大合力,持續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一、抓工作落實,強化責任擔當?h委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強化統籌、強力推進。一是堅持以上率下。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7次、扶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10次,專題研究部署推動脫貧攻堅工作?h委常委分別建立黨建聯系點,制定并落實走訪計劃。二是堅持三級聯動。實行縣委書記遍訪貧困村、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遍訪貧困戶制度,每月對遍訪情況進行匯總,及時提醒督促。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脫貧攻堅工作調度會,分析存在的問題與成因,重點解決,跟蹤問效。三是堅持同心同向。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納入全縣組織工作要點,與組織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作為黨委(黨組)書記公開承諾的重要內容,年底進行述職評議。落實鄉鎮干部“崗位在村、重在服務、責在連心”機制,壓實脫貧攻堅責任。

二、抓支部建設,強化堡壘作用。堅持把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切實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一是選好“領頭雁”。大力實施“紅色頭雁”工程,實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村“兩委”干部縣級聯審,突出選優配強,先后調整村“兩委”成員42名,其中黨組織書記17名。開展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履職評估,對排名靠后的分別進行教育幫扶和組織調整。舉辦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2次,建立后備干部工作補貼財政保障機制。二是建強支部堡壘。大力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開展“整鄉推進、整縣提升”,完成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21個,19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轉化提升。三是加強黨建引領。健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制度機制,堅持開門辦活動,將活動辦在脫貧攻堅現場,將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同頻共振上來。

三、抓隊伍建設,強化幫扶合力。抓好“三支隊伍”,并將其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注重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今年,累計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352名,在致富帶頭人中發展黨員78名。堅持黨員發展指標向貧困村傾斜,確保每個貧困村每2年至少發展1名黨員。常態化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5000多名在家農村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3847個。二是加強駐村工作隊建設。嚴格落實駐村干部生活、交通等補貼,每月制發《駐村工作隊月度工作要點》,督促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駐村幫扶制度,定期對工作隊員工作日志、會議記錄、幫扶資金、“五天四夜”等情況開展暗訪督查,通報整改問題26個。三是加強第一書記隊伍建設。建立第一書記臺賬,結合村主職干部專職化管理,對第一書記在村履職情況進行檢查督辦,及時調整第一書記7名。舉辦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培訓班,通報表揚38個駐村工作隊、10名第一書記、40名隊長、93名隊員。劉紹秋、沈景瑩等5名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先后被學習強國、襄陽日報等報道。

四、抓集體經濟,強化造血功能。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構建發展聯合體。大力推行“支部+企業(基地)+貧困戶”“支部+黨員(能人)+貧困戶”等模式,鼓勵村級黨組織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不斷完善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等為支撐的精準扶貧工作體系。二是加強政策扶持。主動對接政策,整合各類資金資產資源等,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對20個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扶持村進行調研督導,實地考察集體經濟項目28個,確保發展質效。三是建立激勵機制。將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納入村“兩委”干部績效考核,與干部報酬掛鉤。2020年,165個村級集體經濟達到10萬元以上,比上年增加16%。
。▉碓矗汗瘸强h委組織部 編輯:鄒若君 審核:李勇、尚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