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南漳縣東鞏鎮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方式方法,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充分融合黨建優勢資源,積極探索“五色服務”,全面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水平,為社區治理再植一片新綠。

“紅色黨旗”繪制“同心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增強社區黨組織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全鎮13個“雙報到”黨支部先后組織500多名黨員干部來到包保的“三無”小區,召開社區黨員會議、開展“紅色文化”主題黨日、講授專題黨課和宣傳紅色故
事等活動。積極組織黨員和居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時,采取單位共建、支部共聯、干群共謀打造區域內黨建聯學聯動“紅色教育”,搭建黨員教育平臺,豐富學習內容,為廣大黨員筑牢基層紅色堡壘。

“橙色服務”架起“連心橋”。積極整合有限資源,利用“雙報到”使機關支部與“三無”小區開展單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模式。目前,成立的13個“雙報到”黨支部對接的13個“三無”小區,共開展“平安小區共建”“政策宣傳”“環境整治”等活動50多場次,看望慰問老黨員8人次,關愛留守兒童5人次,安排政策培訓3次,100多人獲得了有關結業證書,利用“小藥箱”為社區居民義診150人次,投資2萬多元在沿河大道為居民安裝了休閑椅。形成了社區、黨員與居民之間的良性互動,創建了“居民辦事在社區,貼心服務在門口”的新模式。

“綠色通道”釋放“影響力”。按照“志愿者+黨員+居民”的聯動服務模式,為轄區居民開展助孤扶弱、公益慈善、社會應急服務等各類公益服務。各“雙報到”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服務隊,在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垃圾分類、文明創建、愛國衛生運動等活動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達到60多場次。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對小區內、街道兩側的小廣告、垃圾、雜草、雜物進行了常態化清理,營造干凈、整潔、衛生的公共大環境。同時,深入樓道、學校、廣場等公共場所,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20多次,營造“社區是我家,環?看蠹摇钡臐夂穹諊。

“藍色智能”提升“學習力”。針對基層老年黨員多、流動黨員多,在職黨員忙、集中學習難等問題,各“雙報到”黨支部有效利用“主題黨日”、學習強國、黨員微信群等有效載體,認真推行“指尖課堂”,切實解決學習難問題。今年以來先后有60多人次參與“指尖課堂”互動討論學習,不僅方便了黨員利用業余時間“網上充電”,還通過“掌上學習”,增加了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把黨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金色文化”傳播“正能量”。利用“小喇叭”,依托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積極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活動,豐富轄區老人晚年生活。特別在重要傳統節日中對空巢、孤寡老人開展慰問、宣講黨的政策、談心交流等方式,普及黨員的政策水平;利用“小廣場”,組建民間舞蹈隊8支,參與舞蹈人數達到300多人,提升了文化氛圍;利用“小舞臺”,成立腰鼓隊2支,高蹺隊一支,參與人數達到50多人,發揮了藝人作用,各項活動的開展,傳播了金色文化,種下了知識的種子,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動,多角度、多層次促進了文化傳播,釋放了正能量。愛國主義意識得到提高,消防安全、疫情防控態勢越抓越嚴,“高大上”的文化儼然成為“接地氣”的常態。
。▉碓矗耗险目h東鞏鎮 通訊員:羅詞文、梁冬梅 編輯:鄒若君 審核: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