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破解物業管理難題,補齊百姓安居短板,棗陽市結合實際,探索出“四個一批”的“紅色物業”管理模式,為打通小區治理“最后一公里”開出破題良方。
市場運作規范一批。對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小區,通過召開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等形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進駐,并同步組建黨組織引領物業服務。虹景花園小區高質量引進昊祥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協調解決車輛停放、物業收費、不動產證件辦理等問題。該物業公司進駐后,不僅幫助349戶居民辦妥房產證件,還將原售樓部改造為紅色驛站,為周邊居民提供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矛盾化解等服務,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虹景花園小區進行業主委員會組建工作
居民自治管理一批。對群眾基礎較好的小區,發動小區居民成立業主委員會或居民自治小組,引導居民自主協商開展物業管理服務。金福苑小區前身為社區退休干部自建房屋。今年以來,該小區在社區引導下成立居民自治小組,針對小區違占違建、亂停亂放等問題,開展民主議事和民主決策。通過自治共建,不僅對“空中蜘蛛網”進行了規范整理,還對小區內破損水表蓋板和明溝蓋板進行了加固。同時,在小區內安裝8個攝像頭,方便業主通過手機隨時查看院內情況。

小區居民在黨員群眾活動室咨詢問題
社區兜底保障一批。針對組織群眾難度大、公共基礎設施差的小區,推動街道社區整合各方資源,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菜單式”服務等方式,在滿足基本物業服務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實行市場化、公益性等運行模式。針對溫馨家園小區、科技園小區等34個棄管小區,由社區派駐工作人員負責衛生保潔、日常管理等基本物業服務,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主導、居民為主體,多方參與、良性互動的管理機制,打造社區黨委、居委會、物業公司、志愿者服務隊、業主委員會“五位一體”服務管理體系。

社區志愿者清理牛皮癬
公益物業服務一批。針對群眾基礎較差、暫不具備引入市場化物業服務條件的,探索組建公益性物業服務組織,以“公益低償+志愿服務”的方式開展物業服務,并給予相應政策項目扶持。龍聯小區是原萬通紡紗廠生活小區,后因企業破產改制,成為“三無小區”。為解決物業“失靈”問題,社區黨委牽頭成立公益性物業管理公司,采取“先服務后收費”的服務模式,讓居民“先嘗后買”,有效解決了居民不愿繳費、物業不愿進駐的難題。自公益性物業公司進駐后,共拆除小區違建3處,封堵灰道7處,規范停車位30個。作為全市“三無小區”中第一個實現居民主動繳納物業管理費的小區,目前該小區物業繳費率已超過95%。
。▉碓矗簵楆柺形M織部 通訊員:曾蘊儀 編輯:鄒若君 審核:李勇) |